武當太和拳為武當山道教本山拳。歷代僅在武當道門秘傳,從未公諸于世。
古來,由于受武當道門戒律之約束,武當太和拳從不外傳,內傳也須擇徒而教。在歷代傳承過程中,也僅為師父身教為主,言傳為次,從不留圖譜文字。
太和拳總共二十二式。究其二十二式之制定,大致十數,與地支十二數之合數,內含太極、陰陽、五行、八卦周流運化之理,以贊化育之道。
太和拳二十二式演練極為簡單樸實,具山野蓑衲之風,有桃源野鶴之態。然據永光道長所言,學得此拳后,若能循徑深入,習百遍有百遍之迥異,習千遍有千遍之體悟,習萬遍有萬遍之升華。此乃一層學力見一層功夫,一層功地得一層效益。若能日日兼及內丹靜功,則相得益彰,日新月異。
論及太和拳行功奧要,無多贅語。立如峰穩,動若云悠,一動百動,一靜百靜。穩穩靜者如無極,堅不可摧,牢不可破;悠悠動者似太極,無堅不摧,無牢不破。穩時無物無我,動時得意忘形。柔至極,慢至極,方能堅至極,快至極。太和之拳貴在太和。太和乃至極,至極乃無極。太和亦大和,大和亦大合。此謂人之一身,行功時五官七竅、四肢百骸,乃至毛孔細胞,無一處不相合也。
太和拳二十二式,由無極而生太極,由太極分開兩儀,運動陰陽,陰陽交合運變,最后復歸無極,處處體現著圓旋、中正、松靜、柔綿之動。久習之,必有混圓之氣場隨身而動。不得其境者,必從理法上詳察之。故武諺有云:“不在千招會,只在一招通!闭\無謬矣。